|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住院化疗的 
402例恶性肿瘤患者,患者入院时均无感染迹象。根据患者住院化疗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47例)和非感染组(3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患者住院化疗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进行比较;对优势模型进行K-fold折交叉验证法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稳定性和临床价值。结果 402例肿瘤患者住院化疗的医院感染率为11.69%(47/402),其中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27例、57.45%);47份感染者标本共分离培养出革兰阴性菌30株(51.72%)、革兰阳性菌24株(41.38%)和真菌4株(6.90%)。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63.96 ± 6.85)岁 vs.(60.22 ± 5.94)岁:t=3.982、P < 0.001]、合并糖尿病[17(36.17%)vs. 69(19.44%):χ2=6.911、P=0.009]、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2.39 ± 0.47)vs.(2.59 ± 0.54)× 109/L]:t=2.038、P=0.04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1.07 ± 0.26)vs.(0.79 ± 0.24):t=7.442、P < 0.001]、化疗前有营养风险[15(31.91%)vs. 62(17.46%):χ2=5.597、P=0.018)]和有侵入性操作[39(82.98%)vs. 225(63.38%):χ2=7.072、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775、95%CI:1.415~5.447、P=0.003)、合并糖尿病(OR=2.106、95%CI:1.157~3.834、P=0.015)、化疗前NLR(OR=3.557、95%CI:1.763~7.178、P < 0.001)、化疗前有营养风险(OR= 1.679、95%CI:1.059~2.662、P=0.028)以及侵入性操作(OR=2.391、95%CI:1.224~4.673、P= 0.011)均为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和Delong检验表明,列线图预测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0.884 vs. 0.798:Z=4.137、P = 0.018)。对列线图模型进行100次10折交叉验证表明该模型的稳定性良好,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净获益曲线均位于全部采取措施和均不采取措施的两条极端曲线上方,表明模型在该范围内具有临床有实用价值。结论 肿瘤患者住院化疗的医院感染风险高,本研究基于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化疗前NLR、化疗前有无营养风险以及是否侵入性操作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肿瘤患者住院化疗的医院感染风险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可作为识别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风险的评估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