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导致血流感染孕产妇母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血流感染孕产妇314例为研究对象(血流感染组),选择同时间段于本院产检且整个孕期未发生血流感染的孕产妇3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妊娠结局将314例血流感染孕产妇分为正常结局组(240例)和不良结局组(74例)。对正常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流感染临床症状和指标、病原菌分离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二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流感染孕产妇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流感染组孕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为23.57%(74/314),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4/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27.717、P < 0.001)。不良结局组和正常结局组血流感染孕产妇年龄[(36.56 ± 4.56)岁 vs. (29.45 ± 5.02)岁:t = 10.877、P < 0.001]、孕前体重指数(BMI)[(25.09 ± 2.21)vs. (22.64 ± 1.31):t = 12.245、P <0.001]、最高体温分布(χ2 = 30.250、P < 0.001)、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χ2 = 40.968、P < 0.001),WBC(χ2 = 65.677、P < 0.001)、CRP(χ2 = 13.977、P < 0.001)和PCT(χ2 = 17.452、P < 0.001)水平分布、原菌种类数(χ2 = 29.216、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学历、居住地、工作情况、孕产史和本次妊娠胎数、感染发生时间、感染来源、感染病程和病原菌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Logistic多因素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OR = 3.695、95%CI:1.627~5.462、P = 0.037)、感染原菌种类数(OR = 18.746、95%CI:10.630~27.651、P =0.049)和PCT水平(OR = 33.683、95%CI:21.533~40.029、P = 0.011)均为导致血流感染孕产妇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 发生感染性休克、PCT水平异常升高和混合病原菌感染均为评估血流感染孕产妇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重要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