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链球菌与EB病毒(EBV)共感染儿童坏死性肺炎(NP)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4月15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NP患儿的病历资料,并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儿,女,2岁,因“咳嗽10余天,反复发热6天,呼吸困难3天”收治入本院。患儿胸部CT显示右肺中叶实变伴多发空洞形成,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样本经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未检出致病微生物,而基于病原微生物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则检出高序列数的肺炎链球菌、人类γ疱疹病毒4型(为EBV)以及低序列数的流感嗜血杆菌和人类哺乳动物腺病毒C组。治疗措施包括给予患儿抗菌药物、祛痰药、抗凝血药、糖皮质激素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以及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治疗21天后患儿康复出院。3个月余随访中,患儿状态良好。相关文献显流感嗜血杆菌、腺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国内外医学文献中EBV相关性NP的成人病例已见1例,但其儿童病例迄今尚未见报告。结论 EBV可能参与儿童NP发病,但目前依据尚不充分。基于病原微生物tNGS
有助于NP患儿的病原学诊断和抗微生物治疗的精准性,但临床上对其报告应谨慎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