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糖核酸(RNA)仍可检测到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20 年3 月至2024 年4 月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肝病科门诊的360 例CHB 和149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接受NAs 治疗且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通过实时恒温扩增和检测技术(SAT)检测HBV RNA。根据HBV RNA 是否低于检测下限将患者分为HBV RNA 可测组(335 例)和HBV RNA 不可测组(174 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与血清HBV RNA 可测的相关因素。在HBV RNA 可测组中比较不同诊断、HBV e 抗原(HBeAg)状态、HBV 表面抗原(HBsAg)水平患者HBV RNA 定量差异。结果 166 例HBeAg 阳性患者血清HBV RNA 阳性率为94.6%(157/166),高于HBeAg 阴性患者的51.9%(178/343)(χ2 =90.582、P < 0.001);HBV RNA 可测组较HBV RNA 不可测组患者HBsAg 水平[3.1(2.6,3.6)log10IU/ml]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6.239、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乙型肝炎肝硬化(OR = 2.305、95%CI:1.419 ~ 3.742、P = 0.001)、HBeAg 阳性(OR = 14.852、95%CI:7.212 ~ 30.586、P < 0.001)以及血清HBsAg > 2.56 log10IU/ml(OR =2.645、95%CI:1.654 ~ 4.232、P < 0.001)均为血清HBVRNA 可测的危险因素。结论 NAs 经治实现完全病毒学应答的患者中,乙型肝炎肝硬化、HBeAg 阳性以及较高水平HBsAg 均为血清HBV RNA 可测的危险因素,在这部分患者进行HBV RNA 检测有助于更全面评估病毒转录和复制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