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浏览投稿须知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尊敬的作者: 本刊2024年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投稿和订阅!

位置:首页 >> 期刊文章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作者:童芷芹   刘艳   潘亚娟 
单位:226611 海安市 海安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关键词: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手术部位感染 列线图 腰多裂肌 危险因素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4,18(3):149-155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定量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入海安市人民医院择期行PLIF患者共1 3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SSI将其分为SSI组(44例)和无SSI组(1 289例);收集SSI组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S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预测效能。结果 入组研究患者中SSI的发生率为3.3%(44/1 333);共分离病原菌38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6株、大肠埃希菌13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以及其他2株。与无SSI组相比,SSI组患者年龄增大,尿路感染和多节段手术(≥ 2个节段)增多,皮下脂肪厚度、腰多裂肌(LMM)脂肪浸润、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和引流管数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岁、多节段手术(≥ 2个节段)、皮下脂肪厚度(≥ 14.0 mm)、LMM脂肪浸润(≥ 22.5%)、手术时间(≥ 190.0 min)和引流时间(≥ 2 d)均为SSI的风险因素(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0岁、多节段手术(≥ 2个阶段)、皮下脂肪厚度(≥ 14.0 mm)、LMM脂肪浸润(≥ 22.5%)、手术时间(≥ 190 min)和引流时间(≥ 2 d)均为SSI的危险因素(P均< 0.05)。ROC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SSI的AUC值显著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0.845 vs. 0.769:Z = 6.325、P < 0.001)。结论 PLIF有一定的SSI发生风险,体重分布指标如皮下脂肪厚度和LMM脂肪浸润有可能是影响SSI发生的重要潜在危险因素,通过构建定量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识别SSI高危人群,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改善临床预后。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84322058  传真:010-84322059  Email:editor.di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