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等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淋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临床分离的283株
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对我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的7种抗菌药物,即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的标准判定其敏感性。菌株数和菌株所占比例分别采用频数和率进行统计描述,耐药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 283株淋球菌中大观霉素耐药株1株(0.4%),头孢曲松耐药株27株(9.5%),头孢克肟耐药株56株(19.8%),阿奇霉素耐药株39株(13.8%),四环素耐药株279株(98.6%),青霉素耐药株185株(65.4%),环丙沙星耐药株279株(98.6%)。283株淋球菌中同时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及青霉素耐药菌株为184株(65.0%),其中33株(11.7%)同时对阿奇霉素耐药。大观霉素耐药株(1株)对头孢曲松敏感。头孢曲松耐药株(27株)均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其中25株菌同时对头孢克肟耐药。2021年头孢曲松耐药率最高(17.2%),与2016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664,P = 0.031),与其他年份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2021年阿奇霉素耐药率最高(39.7%),与2016至2019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6年:χ2 = 13.666、P < 0.001;2017年:χ2 = 24.264、P < 0.001;2018年:χ2 = 20.846、P < 0.001;2019年:χ2 = 10.805、P = 0.001)。结论 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可作为淋病一线治疗药物,但仍需密切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