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近10年华中地区某三甲医院感染科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结构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住院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鉴定结果,以及2017至2022年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统计病原菌株数及构成比,以及病原菌耐药率百分比。结果 自该院感染科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株3 164株,10年间该科室分离出的病原菌数目呈逐年增加趋势。病原菌结构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4.21%~57.59%),革兰阳性菌占25.76%~47.85%,真菌所占比例(3.76%~38.07%)呈明显增高趋势。在革兰阴性菌中,检出前两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358株、25.6%)和大肠埃希菌(346株、24.7%);革兰阳性菌中检出前两位分别为屎肠球菌(215株、21.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62株、16.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20年和2021年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有所增加;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18.8%~30.6%;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极高,达到9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40%以上;革兰阳性球菌中尚未见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株。结论 该院感染科分离的病原微生物数量逐年上升,分离真菌数量显著增加;感染科分离病原菌中多重耐药现象比较明显,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该院感染科近
年收治患者感染重且耐药菌比例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