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浏览投稿须知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尊敬的作者: 本刊2024年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投稿和订阅!

位置:首页 >> 期刊文章
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兆明 章颖 刘先进 
单位:226001 南通市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感染科 
关键词:肝炎 戊型 肝衰竭 血小板 红细胞分布宽度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3,17(5):307-314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8例。收集患者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入院后1周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指标、炎症指标及甲胎蛋白(AFP)等指标,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根据入组病例治疗后12周的生存状态分为生存组(104例)和死亡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MELD-Na评分、血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ApoA)、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计数(PLT)和血钠(NA)等指标。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危险因素对戊型肝炎肝衰竭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128例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男性116例(90.62%),女性12例(9.38%);平均年龄(60.25 ± 9.96)岁。128例患者中并发感染52例,并发肝性脑病12例,55例进行人工肝治疗。死亡组患者年龄(t =-0.35、P = 0.36)、性别(χ2 = 0.04、P = 0.85)、感染发生率(χ2 = 1.97、P = 0.16)、肝性脑病发生率(χ2 = 1.85、P =

0.17)及人工肝治疗率(χ2 = 3.16、P = 0.08)与生存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血TBil水平(t =-3.18、P < 0.001)、WBC计数(t =-2.41、P = 0.01)、RDW值(Z =-2.40、P = 0.02)以及MELD-Na评分(t =-2.18、P = 0.02)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而血GGT(Z = 2.40、P = 0.02)、TC (t = 2.03、P = 0.02)、ApoA(Z = 3.27、P < 0.001)、FIB(Z = 2.30、P = 0.02)、AT-Ⅲ(t = 3.25、P < 0.001)、PLT(t = 3.42、P < 0.001)和Na(Z = 2.58、P = 0.01)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RDW(OR = 1.45、95%CI:1.04~2.12、P = 0.03)、PLT计数(OR = 0.97、95%CI:0.95~0.99、P = 0.04)均为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周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LogitP = 26.01-0.03 × PLT + 0.37 × RDW,根据此回归方程可得到一个包含PLT和RDW的模型命名为PRM。以PLT、RDW和PRW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PLT预测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周预后的最佳Cut-off值为157.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9%和93%,AUC为0.7303;RDW预测预后的最佳Cutoff值为16.7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和92%,AUC为0.6990;PRM预测预后的最佳Cut-off值为28.3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92%,AUC为0.8369。PRM的预测价值显著优于PLT(Z = 2.29、P = 0.02)。结论 血RDW和血PLT计数为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周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由PLT、RDW组成的模型PRM可作为简单准确的预后指标用于评估急性戊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预后。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84322058  传真:010-84322059  Email:editor.di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