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浏览投稿须知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尊敬的作者: 本刊2024年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投稿和订阅!

位置:首页 >> 期刊文章
气管支气管异物致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佩佩   吴亚楠   王莹   王然  
单位:221006 徐州市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异物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1,15(4):276-280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致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患儿共108例,根据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将入组患儿分为感染组(51例)和未感染组(57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儿年龄< 2岁(χ2 = 18.091、P < 0.001)、异物类型(χ2 = 8.731、P < 0.001)、异物形状(χ2 = 12.350、P < 0.001)、异物停留时间≥ 7 d(χ2 = 7.347、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分布(χ2 = 0.578、P = 0.155)、异物位置(χ2 = 0.249、P = 0.642)、三凹征(χ2 = 0.636、P= 0.127)和肺气肿发生率(χ2 = 0.076、P = 1.2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示,年龄(< 2岁)(OR = 4.456,95%CI:2.030~6.883、P < 0.001),植物异物(OR = 2.685、95%CI:1.576~3.451、P < 0.001),非光滑异物(OR = 1.648、95%CI:1.436~3.662、P = 0.007)和异物停留时间(≥ 7 d)(OR = 1.750、95%CI:1.328~3.553、P = 0.003)均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儿的住院时间[(3.9 ± 0.7)d]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1 ± 0.3)d]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 28.923、P < 0.001,t = 163.79、P <0.001)。结论 年龄< 2岁、植物异物、非光滑异物和停留时间≥ 7 d均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监测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患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情,改善其预后。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84322058  传真:010-84322059  Email:editor.di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