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脑膜炎患者行脑脊液引流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常见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11年6月至2016年10月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检验,分类变量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2011年6月至2016年10月因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住院的患者共463例,其中29例患者行脑脊液引流(包括脑室外引流和腰大池引流),其中有6例患者因病情需要先后行脑室外引流和腰大池引流,共35例次行脑脊液引流。9例次(25.7%)患者发生继发感染。所有患者均行脑脊液培养,8例次(88.9%)培养阳性,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鲍曼不动杆菌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有1例患者先后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脑室外引流继发感染者的引流时间较未感染者长,中位数分别为77 d和24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脑室外引流的Ommaya囊穿刺次数为继发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U = 12.0、P = 0.0059)。结论 慢性脑膜炎脑脊液引流后继发感染是其并发症之一,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比例相当。增加脑室外引流的Ommaya囊穿刺次数会提高脑脊液引流后继发感染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