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浏览投稿须知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尊敬的作者: 本刊2024年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投稿和订阅!

位置:首页 >> 期刊文章
神经梅毒强化驱梅治疗疗效预测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陈勇   张玲   詹永婧   段毓姣   徐艳利   蒋荣猛   李兴旺 
单位::100015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关键词:神经梅毒 强化驱梅治疗 预测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回顾性研究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6,10(3):274-279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强化驱梅治疗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HIV阴性实验室确诊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性别、年龄、临床分型、既往驱梅治疗史、强化驱梅前血清梅毒快速血清反应试验(serum-RPR)滴度、脑脊液白细胞(CSF-WBC)计数、脑脊液蛋白(CSF-PRO)水平、脑脊液RPR(CSF-RPR)滴度等对驱梅治疗后6~12个月血清RPR滴度正常化的影响。结果 入选的6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52 ±11.29)岁,男︰女 = 3.19︰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驱梅前serum-RPR滴度、CSF-WBC计数与驱梅治疗后6~12个月serum-RPR滴度正常化呈正相关(P均< 0.05;OR = 2.449,95%CI:1.390~4.312;OR = 1.017,95%CI:1.000~1.034),而驱梅前CSF-RPR滴度与驱梅治疗后6~12个月血清RPR滴度正常化呈负相关(P均< 0.05,OR = 0.510,95%CI:0.294~0.887)。在单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中,强化驱梅前serum-RPR滴度和CSF-WBC计数是驱梅治疗后6~12个月serum-RPR滴度正常化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 0.05;OR = 1.653,95%CI:1.157~2.361;OR = 1.016,95%CI:1.000~1.032)。结论 强化驱梅前serum-RPR滴度水平及CSF-WBC计数对强化驱梅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脑脊液RPR滴度的水平,是强化驱梅治疗效果较差的预测因素。且宿主的免疫状态对神经梅毒的疗效和转归可能有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84322058  传真:010-84322059  Email:editor.di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