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儿童脓毒症与非脓毒症对比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及预后,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十堰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和40例非脓毒症患儿(非脓毒症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脓毒症患儿组年龄为(3.05 ± 2.15)岁,低于非脓毒症患儿组年龄为(5.40 ± 4.34)岁(t = 3.50、P < 0.01);3岁以下患儿占64.3%,高于非脓毒症患儿组的35.0%(χ2 = 8.02、P < 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均为肺部,在多个部位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56例脓毒症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40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57.5%、37.5%和5.0%。30.4%的脓毒症患儿有基础疾病,高于非脓毒症患儿(15.0%)(χ2 = 4.21,P < 0.05)。脓毒症患儿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DD)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血小板(PLT)计数显著低于非脓毒症组,其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内毒素水平也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脓毒症患儿组发生器官功能障碍者占35.7%(20例),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者占14.3%(8例),病死率为5.4%(3例),而非脓毒症患儿组发生单器官功能障碍者占5.0%(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儿童脓毒症以3岁以下婴幼儿居多,可累及多部位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部分患儿有基础疾病,其WBC、CRP、PCT、DD和内毒素等炎性相关指标及IL-6、IL-10、TNF-a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而PLT计数显著降低,在儿童SIR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