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初诊及病程5周复诊时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 患儿年龄为7个月~13岁9个月,其中4~6岁患儿占53.95%,夏秋季节发病患儿占69.96%;入院时临床表现以发热(97.4%)、咽峡炎(73.7%)、淋巴结肿大(52.6%)和眼睑水肿(42.1%)多见;实验室检查以外周血WBC > 10 × 109/L(100%)、异型淋巴细胞> 10%(92.1%)、LDH> 250 U/L(89.5%)、淋巴细胞比例> 50%(81.6%)、AST > 40 U/L(68.4%)、ALT > 40 U/L(52.6%)和CK-MB > 25 U/L(42.1%)多见。与初诊时比较,5周复诊时患儿症状及体征大部分缓解,各项实验室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601、12.644、88.686、16.313、15.849、18.084、91.184、54.558、99.403,P均< 0.01),但淋巴结肿大(χ2 = 3.358,P >0.05)及脾肿大(χ2 = 2.670,P > 0.05)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多在夏秋季节发病,起病时症状复杂多样,常伴有肝功能损害和心肌损害。5周复诊时症状、体征和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显著好转,但淋巴结肿大、脾肿大恢复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