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浏览投稿须知联系我们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最新消息:   尊敬的作者: 本刊2024年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投稿和订阅!

位置:首页 >> 期刊文章
核苷(酸)类药物引起HBV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与模式分析
作者:张小曼   肖子鸿 张纯瑜   魏开鹏   潘兴南  
单位:362000 泉州市 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南京军区临床肝病中心实验室1、临床肝病中心2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核苷(酸)类 耐药 突变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5,9(5):92-96
摘要: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核苷(酸)类药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耐药基因突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突变模式。方法 选取本院经NA治疗的209例CHB患者,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HBV基因分型及耐药位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HBV逆转录酶(RT)区耐药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因型、HBeAg状态、HBV DNA水平、HBsAg阳性时间、家族史、病期、核苷(酸)类药物选择以及用药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基因型、NA药物选择及用药时间与HBV RT区耐药基因突变发生相关。209例患者测序结果中86例发现有耐药基因突变,突变率为41.15%,B型和C型基因患者耐药突变率分别33.67%和4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5,P < 0.05),但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因型不是HBV耐药基因突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BV RT区突变以rtM204V/I(79.1%)、rtA181V/T/A/S(19.8%)和rtN236T(11.6%)突变株为主,rtM204V位点变异大多伴随了rtL180M突变。结论 年龄大于45岁、曾使用LAM或LDT进行长时间治疗的CHB人群更容易导致HBV突变的发生,在使用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模式复杂多样,应及时监测患者耐药基因以指导临床用药。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84322058  传真:010-84322059  Email:editor.di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