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全球尚无针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疫苗,欧美国家HCV感染相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多,且国外医药公司在抗HCV药物研制方面投入的费用远高于抗HBV[1],早在2009年公布的用于抗HCV的药物就有70余种[2]。因此,研制HCV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是国外许多著名制药公司的投注热点之一。登录http://www.hcvadvocate.org/hepatitis/hepC/HCVDrugs.html网站,可见几乎每周一次HCV研制药物更新公告,最新已经至2014年6月11日,故将来会有更多的DAA问世。为此,抗HCV的DAA之一的sofosbuvir也被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评为2014十大医学创新之一(No4. 丙型肝炎抗病毒口服药)(http://www.cn-healthcare.com/guoji/focus/2013-11-21/content_432758-all.html)。
鉴于抗HCV药物研制非常迅速,针对抗HCV治疗更新也非常迅速。2014年欧洲肝病学会关于丙型肝炎(hepatitis C,HC)的治疗就发布了两个指南。一个是2014年1月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题为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3];另一个是2014年4月在召开欧洲肝病年会同时发布的《丙型肝炎治疗的建议》(EASL recommendations on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4]。国内刘红虹等[5]学者已经将部分内容翻译并发表于《临床肝胆病杂志》。两个指南发布前后相差仅仅3个月,但仔细阅读并作比较后发现HC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最新的意见中已经涵盖了到2014年底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 Agency,EMA)可能批准上市的治疗HC新的药物。为了便于国内学者更好了解国外抗HCV最新指南,作者对该指南进行了总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