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浏览投稿须知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尊敬的作者: 本刊2024年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投稿和订阅!

位置:首页 >> 期刊文章
循环miRNA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赵莹莹 邢卉春 
单位::100015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三科 
关键词:循环miRNA 进展 临床应用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5,9(1):108-112
摘要:

microRNA(miRNA)是一种保守的、非编码的小RNA,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首次发现于Caenorhabditisy线虫体内,现有的技术已发现1 000多种microRNA。miRNA存在于低级生物、植物、高等动物等多种生物中,在正常与疾病状态下,参与调节免疫、细胞周期、生物代谢和凋亡等多个生物过程[1-4]。多数(保守进化的)miRNA由RNA聚合酶Ⅱ指导转录,通过miRNA特定的seed序列(5′-末端2~8个核苷酸)及其互补序列碱基来识别靶mRNA 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末端的位点[5],从而阻断翻译,使靶mRNA降解,或负性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减弱蛋白翻译,发挥靶mRNA的转录后调控作用[6-8],因此,在生命过程中,某些miRNA表达的缺失或过度表达,会引起某些系统组织及细胞分化代谢及凋亡等异常[5]。有些miRNA仅表达于特定组织、器官或高表达于某些组织、器官,称为组织、器官特异性miRNA,例如miRNA-122是肝脏组织特异性miRNA。近年来发现miRNA不仅存在于某些组织,而且还存在于细胞外液体。大量研究表明循环miRNA(血浆或血清miRNA)在疾病诊断中的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就循环miRNA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84322058  传真:010-84322059  Email:editor.di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