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浏览投稿须知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尊敬的作者: 本刊2024年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投稿和订阅!

位置:首页 >> 期刊文章
IL-28B基因多态性在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阳 史昌河 闫杰 
单位::100015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魏阳、闫杰)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肝病五区(魏阳、史昌河) 
关键词:IL-28B 基因多态性 丙型病毒性肝炎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4,8(6):106-109
摘要:

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此外针刺、吸毒等也是其常见的感染途径。据统计,全球目前有约1.8亿人曾感染过HCV病毒,约占人口总数的3%[1],其中仅不足1/3的急性感染者体内会出现病毒的自发清除(spontaneous clearance,SC),大多数患者逐渐发展至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若不能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干预,约1/3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将最终进展至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晚期病变[2]。多年来,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式一直是治疗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案(standard of care,SOC)[3],近年随着各类新型药物的研发与使用,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得以不断改进与完善,对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联合采用以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为代表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drugs,DAAs),已获得了较既往单用SOC更佳的抗病毒疗效。然而哪些患者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病毒学应答,应答发生的具体作用机制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依旧是临床医师在制定与实施抗病毒治疗方案中所面对的主要困难。目前的诸多研究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转归、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与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HCV基因型、基线病毒RNA水平(baseline viral load)和肝纤维化程度等密切相关[4]。作为近年来丙型肝炎防治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问题,IL-28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丙型肝炎的发展、演变中的影响与地位越发引起人们的瞩目。本文将近年来丙型肝炎与IL-28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性研究总结如下。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84322058  传真:010-84322059  Email:editor.di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