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孕期肝功能异常对妊娠和胎儿结局的影响及妊娠期间的治疗。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至本院妇产科分娩的妇女共89例,孕期至少1次ALT≥ 2 × ULN,且HBV DNA≥ 5 log10拷贝/ml(HBeAg阴性者≥ 4 log10拷贝/ml)的患者,根据孕期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保肝对症治疗组。对这些患者孕期不良事件、肝病及妊娠的结局、胎儿发育情况以及新生儿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入组病例89例,其中抗病毒组55例,保肝对症组34例,两组母亲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抗病毒治疗组产前48例(87.3%)患者ALT恢复正常,38例(69.1%)患者HBV DNA下降至< 500拷贝/ml;保肝对症治疗组产前ALT恢复正常者只有13例(38.2%),HBV DNA< 500拷贝/ml的患者仅有1例(2.9%)。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4315,P < 0.0001);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3468,P < 0.0001)。两组母亲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76);发生频率较高的5种不良事件有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和羊水胎粪污染均为妊娠期常见不良事件,与治疗药物无显著相关性;两组母亲的不良事件类型及发生率排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能够有效地抑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的复制,恢复其肝功能,明显地改善妊娠期间肝病活动患者的预后。妊娠期间使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未增加妊娠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抗病毒治疗对妊娠妇女是安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