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肝组织HBcAg分布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各期的演变,进一步揭示HBV感染过程中免疫状态的规律。方法 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描述的慢型乙型肝炎自然史分期的血清学特征,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以及再活动期。分别统计慢性HBV感染各个阶段肝组织HBcAg分布的情况。 结果 共纳入637例患者,其中男性501例(78.6%),女性136例(21.4%)。处于免疫耐受期患者101例,免疫清除期248例,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119例,再活动期169例。各阶段患者肝组织HBcAg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7.975,P < 0.0001)。免疫耐受期肝组织HBcAg分布以核型与混合型为主(89.1%);免疫清除期以混合型与浆型为主(74.6%);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以阴性为主(89.1%);再活动期以浆型与阴性为主(73.4%)。结论 在慢型乙型肝炎自然史过程中,肝组织HBcAg经过了以核型为主→浆型为主→阴性→浆型为主的规律性变化。HBcAg的分布特征是HBV自然史阶段中机体免疫功能与病毒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