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成年艾滋患者长期一线抗病毒治疗耐药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2007年8个省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基础上建立封闭式队列,进行观察性研究,以2009年调查时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且病毒抑制成功的6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0年对一线在治患者中病毒载量> 1000拷贝/ml的样本采用ViroSeqM 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试剂盒进行耐药检测。应用寿命表法校正公式计算耐药新发率,并以更换二线方案与否进行敏感度分析,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耐药发生的因素。结果 队列中688例2009年一线方案在治且病毒抑制成功的患者,在随后的12个月随访中10例死亡,8例更换二线方案,其余670例坚持一线方案治疗的患者当中29例病毒载量超过1000拷贝/毫升,扩增成功28例,其中22例对至少一种药物耐药,新发耐药率为(3.4~4.6)/100人年。22例耐药患者全部对NNRTI类药物耐药,16例对NRTIs类药物耐药,未发现对PI类药物耐药或者同时对3TC和TDF耐药的患者。相对于在县级有以上机构治疗、从未发生过病毒学失败的患者,在乡村诊所治疗、既往发生过病毒学失败的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分别提高6.5倍(95%CI:2.1~19.6)和5.3倍(95%CI:2.2~13.0)。 结论 调查地区长期一线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患者,耐药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对于我国目前的二线治疗药物仍旧敏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病毒学失败的发生有助于减少耐药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