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简介编委会过刊浏览投稿须知联系我们
最新消息:   尊敬的作者: 本刊2024年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欢迎投稿和订阅!

位置:首页 >> 期刊文章
临床培养分枝杆菌临床培养菌株菌种鉴定方法的比较以及相关临床分析
作者:沈瑶杰   金嘉琳   冯云   阮裴怡   张文宏 
单位:200040 上海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沈瑶杰、金嘉琳、冯云、张文宏) 检验科细菌室(阮裴怡)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沈瑶杰、张文宏) 
关键词: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分类号:
出版年,卷(期):页码:2013,7(1):35-38
摘要:

    【摘要】目的 评价目前两种商用试剂盒对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的诊断价值,并对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 对由临床样本中培养出的51株分枝杆菌分别用免疫胶体金法(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检测试剂盒)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CR)方法(Seeplex? MTB NTM ACE Detection试剂盒)进行菌株鉴定,并用16S rDNA 测序的方法评价前两种快速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在菌种鉴定的基础上回顾分析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特点的异同。结果 以16S rRNA 测序结果为金标准,胶体金法敏感性56.3%(9/16),特异性97.1%(34/35);多重PCR法敏感性81.3%(13/16),特异性100%(35/35)。51株罗氏培养分枝杆菌阳性菌株中,经明确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共16株,主要来自创面、皮肤组织及痰、渗出液等分泌物取材培养,且以龟/脓肿分枝杆菌50.0%(8/16)、海分枝杆菌25.0%(4/16)感染占多数。结论 两种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快速鉴定试剂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且多重PCR法在敏感性上明显优于胶体金法,更加适合用于临床对结核分枝杆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别。16S rDNA直接测序能更好的鉴定分枝杆菌至种水平,对各种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鉴别有助于临床诊断。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局课题(No. 2010088);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No. 10411955000)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84322058  传真:010-84322059  Email:editor.ditan@gmail.com;